建筑技术
建筑技术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投稿指南
版权转让协议
期刊订阅单
建筑技术杂志社
扫描二维码,快速进入
《建筑技术》官方主页
2016年 第47卷 第12期 2016-12-15 出版
专论·综述
建筑工业化
预应力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施工技术
试验研究
工程实例
专论·综述
1062
CECS 422:2015《建筑装饰室内石材工程技术规程》解读
唐曾烈
室内石材工程目前仍缺乏一部全面涵盖材料、设计、施工、验收、维护和保养的技术规程,由多方单位组成《建筑装饰室内石材工程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编写组,通过国内工程调研和收集资料、大量科学试验工作及理论计算,对《规程》中的重大技术问题作出科学论证,使《规程》中的有关技术课题有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先进水平。
2016 Vol. 47 (12): 1062-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建筑工业化
1066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产业化工程设计及流程
杨晓东,倪先光,李俊峰,王亚超,张峰
通过装配式剪力墙住宅的产业化设计,探讨装配式剪力墙住宅的方案设计、结构平面布置、预制构件拆分等基本流程。通过产业化工程实践,分析产业化住宅基本的设计流程、预制构件生产流程和产业化施工流程中的关键点。
2016 Vol. 47 (12): 1066-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069
预制混凝土结构体系工业化建筑部件模数协调方法研究
刘长春,孙媛媛
支撑体空间模数网格、单元空间模数网格、平面(二维)模数网格构成PC结构体系工业化建筑的模数网格系统。在模数网格系统框架下,通过网格中断区、优先尺寸、部件定位、装配空间等多种模数协调手段,获得PC结构体部件、空间分隔部件和内装、外装部件的模数协调。
2016 Vol. 47 (12): 1069-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073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钢筋连接现状分析
于庆坤,徐国强,刘晓伟,杨小杰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由预制构件装配而成,构件之间接缝或节点的连接技术是保证结构整体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前提,钢筋连接是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最关键的技术之一。通过研究,分析套筒式灌浆连接、浆锚搭接连接与机械连接3种连接方式的特点,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2016 Vol. 47 (12): 1073-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075
预制拼装桥墩受力破坏行为研究
苟停停,卢文良,黄涛,阚龙川
通过设计制作两个几何参数相同的小尺寸预制胶结拼装桥墩试件,并对其施加竖向静载和逐渐增大的水平静载,研究在一定轴压比条件下试件的破坏及破坏类型。研究表明,胶拼接缝强度高于素混凝土强度,开裂界面裂缝发展未沿键的方向斜向发展,而是附近混凝土开裂。构件最终破坏是受压混凝土压碎,破坏前构件柱底截面形成塑性铰,构件发生明显的刚体转动。
2016 Vol. 47 (12): 1075-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078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在高层钢结构住宅中的应用
阮新伟,郭中华,田仲伟
结合某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在高层钢结构住宅中的应用实例,通过应用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施工关键技术,减少了现场湿作业,使构件生产工厂化,减少了现场污染,达到了绿色、节能环保,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2016 Vol. 47 (12): 1078-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预应力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1080
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粘滞力试验研究
尚仁杰,骆德奎,吴向东,袁永军
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缓粘结剂具有一定粘度,粘度在预应力筋张拉时表现为粘滞力,并直接影响有效预应力的建立。通过两种试验方法研究预应力钢绞线在护套内滑动时粘滞力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回归出粘滞力与温度的关系曲线,提出了持荷超张拉减小粘滞力预应力损失的技术措施。
2016 Vol. 47 (12): 1080-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083
折线先张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钢绞线弯起区应力分析研究
徐小珊
折线先张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在弯起区和锚固区的受力性能较复杂,易出现混凝土开裂等现象。通过介绍折线先张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施工工艺,并对弯起区的复杂应力状态进行分析,指出折线先张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施工注意事项,可为实际工程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2016 Vol. 47 (12): 1083-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086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分级加载试验AE监测研究
王宇,石启印,杨帆
应用声发射检测技术,通过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分级加载破坏试验,收集全过程声发射数据,以地震学b值理论为基础,论证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声发射振幅值与累积频度进行一元二次线性拟合的可行性,详细说明计算方法,并研究所求常量b值和a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地震学b值理论分析声发射数据是可行的。
2016 Vol. 47 (12): 1086-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089
体外预应力技术在连续梁桥加固中的应用
何舒婷
以某三跨等截面连续梁桥加固为例,通过比较现有各种旧桥加固方法,选择适合本桥加固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并通过实桥试验,分析加固后连续梁桥的受力性能,结果表明,本方法保证了结构安全可靠,满足了工程实际需要。
2016 Vol. 47 (12): 1089-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092
大型倾斜劲性合龙结构强约束应力释放施工技术
温喜廉,李建友,徐日昌
广州新图书馆工程南、北楼对接合龙施工中,综合应用设置后浇段、逆作施工和采用超声波冲击设备消除焊缝应力等方法,成功释放倾斜劲性合龙结构钢连杆焊接强约束应力,实现工程南、北楼顺利对接,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6 Vol. 47 (12): 1092-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095
宝安体育场车辐式屋盖结构张拉施工过程中位移监测研究
邓晖,苏成,曹宇
宝安体育场屋盖结构为车辐式张拉结构,采用定尺定长设计与张拉技术施工方法,为了解屋盖结构在不同施工张拉阶段的实际位移,分别在上牵引索索长为8.00,1.00,0.60,0.30,0.00(m),下牵引索索长为5.00,1.00,0.60,0.20,0.00(m)的工况下,模拟计算外压环和上、下径向索节点的空间位置,并在张拉过程中对应计算工况进行现场监测,得到屋盖结构在张拉阶段的位移参数,将实测值与模拟计算值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良好,验证了该理论计算和现场实测都是正确和可行的。
2016 Vol. 47 (12): 1095-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施工技术
1098
预制内墙板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
周全,王昊楠
结合某高层建筑项目,分析预制内墙板特点、工艺流程,提出质量控制措施,并分析常见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以提高日常管理水平,控制隔墙板施工质量,提升房屋质量,为大批量工业化精装修作业打下良好基础,促进住宅产业精细化、工业化快速发展。
2016 Vol. 47 (12): 1098-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101
人工地基设计问题分析研究
党昱敬
软弱地基经加固处理后,形成人工地基,对在地震设防区消除液化影响措施的两种方法四种工艺设计计算方法和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得出的初步结论可供设计参考。
2016 Vol. 47 (12): 1101-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105
医院病房卫生间渗漏水原因分析及补救措施
黄平干
介绍现代医院病房卫生间因渗漏水导致墙身潮湿脱皮发霉的现场真实情况;分析由此引起的目前尚有争论的施工和设计规范原因;提出了一般和特殊两种情况下的实用补救新措施及其具体步骤;为设计施工和制定新规范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参考方法。
2016 Vol. 47 (12): 1105-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107
CFG桩复合地基单桩承载力不合格原因分析
任贵生,史哲
北京市通州区某CFG桩复合地基工程经检测,部分桩体单桩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其主要原因是未经试验性施工,设计人员按经验人为调高了单桩承载力,且未考虑液化土层可能存在的负摩阻力的不利影响。介绍处理方法和避免发生类似问题的措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2016 Vol. 47 (12): 1107-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试验研究
1110
全钢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框架地震响应分析
张会,曾鹏,王春林
为研究全钢自复位BRB框架的抗震性能,以BRB框架设计为参照,根据“等强原则”和支撑自复位要求,在确定ST-SCBRB核心板面积的基础上改变预应力筋的数量,研究其对SCBRB框架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表明:SCBRB框架的层间位移角小于“等强原则”下BRB框架的层间位移角;SCBRB中预应力筋根数越多,SCBRB刚度越大,对应框架层间位移角越小,同时也对支撑的变形需求减小;楼层加速度和层间剪力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其中增加的剪力主要由SCBRB承担,框架柱承担的剪力作用反而减小;SCBRB的变形能力因初始张拉应变减小有所提高,故存在一个能使SCBRB的性能满足需求的最优预应力筋数量。
2016 Vol. 47 (12): 1110-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115
风荷载下装配式密排小柱距轻型木框架结构有限元分析
张苏俊,徐少云,房忠洁
利用ANSYS软件对风荷载作用下密排小柱距轻型木框架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考虑两种风荷载加载方式,通过分析无横墙和有横墙两种情况下结构的位移和内力,发现横墙的存在能明显减小结构各方向位移,提高结构整体刚度,同时还降低了构件中的应力,使结构整体状态更好;当有垂直横墙的水平力作用时,对木框架顺风方向的位移几乎无影响,但对构件中应力有影响。
2016 Vol. 47 (12): 1115-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118
医院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实测及运行策略研究
崔艳梅,孙峙峰,李炜,李影,杨旭峰,黎洋
以青海西宁两家综合性医院的太阳能热水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能效测评和性能检测。通过对两个工程项目的不同运行形式进行实测和数据分析,结合对太阳能集热器、辅助电加热、水箱等设备的不同组合形式更深一步模拟及对比分析,可知采用双水箱系统及外置辅助热源具有较好的集热、供热效果。
2016 Vol. 47 (12): 1118-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121
住宅建筑绿色化设计探讨
黄丽玮,王万江
通过利用太阳能等天然资源,实施建筑产业化、一体化,推进管理智能化、规范化,并运用“全程全责法”的设计理念设计真正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住宅,实现住宅建筑绿色化,以期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获得安全舒适、健康环保生活居所的需求。
2016 Vol. 47 (12): 1121-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124
居住建筑节能评价与建筑能效标识研究
于佳,张磊
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开发建筑节能及能效标识软件,对居住建筑进行节能评价,研究模型并探究居住建筑的能耗问题,分析建筑电能使用情况、给水排水实际情况、通风采暖及建筑维护结构等方面,验证其是否具有合理性。
2016 Vol. 47 (12): 1124-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126
复合掺杂对陈积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的活性激发研究
陈燕菲,杨冬升,谢礼兰,吴维,杨天明
从复合掺杂(同时添加矿物掺和料和化学激发剂)角度进行陈积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的活性激发试验,并进行SHS和GS的最佳掺量、NaCl的最佳掺量、GS和粉煤灰的最佳比例活性激发试验,发现SHS石灰粉的最佳掺量为27.0~36.0 g;硅砂掺量应在18.0~45.0 g之间调整;NaCl的最佳掺量为4.5 g;固定粉煤灰掺量,同时将硅砂量从石灰含量中扣除,强度显著增加。
2016 Vol. 47 (12): 1126-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工程实例
1128
中国人寿研发中心项目二期工程基坑止水帷幕设计施工实例
何世鸣,汪勉涛,梁成华,王之军,张明中,程金霞
介绍中国人寿研发中心项目二期工程基坑止水帷幕工程设计施工的实例,采用专利技术长螺旋旋喷搅拌帷幕桩的施工工艺,结合基坑开挖情况,其效果完全满足要求,与传统旋喷桩或搅拌桩相比,其技术可行,止水效果好,还可节约造价,可在类似工程中推广应用。
2016 Vol. 47 (12): 1128-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132
现代智能化公共建筑节能技术综合应用
张跃升
宜兴市文化中心选用多种不同的节能环保材料,运用多项领先的施工技术,并有多项技术创新;不仅重视工程建设时的节能,更注重使用期间的综合能耗降低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集节能、环保与高科技为一体的、充满现代气息的智能化公共文化建筑。
2016 Vol. 47 (12): 1132-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137
哈尔滨万达茂室内滑雪场雪道基层抗滑移能力及破坏模式研究
吴耀辉,朱鸣,秦杰,李素超
通过对哈尔滨万达茂室内滑雪场雪道基层进行抗滑移试验,研究雪道基层的极限剪切强度、构造层间的相对变形、破坏模式和剪切模量,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合剪切承载力试验及破坏模式提出相关建议,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2016 Vol. 47 (12): 1137-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141
合肥主题乐园大型景观山体设计
李海元
合肥万达主题乐园欢乐水乡主题区人造景观山体高15 m,山体体积约33 000 m3,山体上方设置游乐设施及主题包装。基于设计和施工一体化考虑的思路,综合考虑景观效果、工期、成本因素,对堆山土体工艺选择、土工格栅边坡稳定验算、游乐设施立柱支撑结构与山体相互作用、施工关键环节进行介绍,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2016 Vol. 47 (12): 1141-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建筑技术
● 郑重声明
● 声明
● 重要通知
● 欢迎订阅《宏观经济管理》
● 《建筑技术》荣获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
● 《建筑技术》喜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 《建筑技术》2017年分类总目次
【公告】《建筑技术》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
【公告】《建筑技术》《建筑技术开发》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
● 《建筑技术开发》征稿启示
期刊订阅
● 第七届(2012—2015年)《建筑技术》《建筑技术开发》优秀论文评选揭晓
● 热点文章
● 征订声明
?
版权所有
© 2011
建筑技术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广莲路1号建工大厦A座9层,邮编100055
电话:
(010)68512449 (010)63928687,63928688
e-mail:jzjs@sina.com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