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
 
 
建筑技术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投稿指南
版权转让协议
期刊订阅单
 
建筑技术杂志社
 
 扫描二维码,快速进入
《建筑技术》官方主页
 
 
2014年 第45卷 第11期   2014-11-15 出版

专论·综述
可再生能源节能技术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环境控制系统节能技术·
节能改造技术试验研究
专论·综述
966 绿色城市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及其长远影响 Hot!
Steffen Lehmann, 胡先福
可持续废弃物管理意味着变废弃物为资源。零废弃物城市规划包括减少、循环利用和再利用废弃物,并将其制成堆肥来生产能源。需考察并充分了解所有材料流向,并需特别关注工业废弃物和电子垃圾处理,以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研究表明,可持续废弃物管理对于节能和温室气体减排具有深远意义。
2014 Vol. 45 (11): 966-968 [摘要] [HTML 1KB] [PDF 3866KB]
969 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立法解读 Hot!
冯 蕾, 刘 斐, 宋 艳, 罗淑湘, 黄 建
 《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于2014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该新法的立法基础、背景和形势等角度分析,节能新法基础坚实、顺应形势;从新法提出的相关内容条款分析,新法对北京市当前建筑节能工作中面临的各类突出问题或缺少法规依据的问题逐一明确,新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14 Vol. 45 (11): 969- [摘要] [HTML 1KB] [PDF 3636KB]
可再生能源节能技术
972 园区工业碳排放核算与减排策略分析 Hot!
胡 情, 牛彦涛, 赵 鹏, 张倩倩, 冯 蕾
将园区工业碳排放源分成能源消费和生产过程两方面,建立了园区工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并以宜兴环科新城为例,分析了园区工业碳排放特征,给出了园区工业碳减排建议。结果显示,宜兴环科新城工业碳排放中,能源消费碳排放占58.6%~66.2%,生产过程碳排放占33.8%~41.4%;原煤消费碳排放占能源消费碳排放的60.6%~73.6%;水泥制品业及电力生产和供应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占能源消费碳排放的77%以上;水泥行业是生产过程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优化产业、能源结构以及加强重点行业的碳减排将是园区工业碳减排的重点。
2014 Vol. 45 (11): 972- [摘要] [HTML 1KB] [PDF 5514KB]
976 我国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
杨 石, 顾中煊, 罗淑湘, 钟 衍
回顾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的发展历程,阐述当前主流的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并从经济、环保等角度对这些技术进行比较,对烟气余热回收中产生的冷凝水提出利用方案。指出烟气余热回收主流技术在经济、环保方面特性有所差别,在选择技术方案时,应根据自身项目特点,在经济和环保方面综合考虑。
2014 Vol. 45 (11): 976-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981 污水源热泵淋激式取热蒸发器水平椭圆管
外液膜厚度分布模型研究
那 威, 宋 艳, 邱军付, 罗淑湘
通过发展圆管外表面液膜流动状态的计算模型,基于椭圆的分段圆弧化方法,建立了椭圆管外表面液膜流动状态的计算模型,并给出各分段的液膜厚度沿换热表面分布计算方法。降膜流动特性的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的差异较小,验证试验方法的正确性,可为强化淋激式换热器的管外侧换热提供理论支撑。
2014 Vol. 45 (11): 981-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984 采用淋激式换热器的污水源热泵系统
取热性能研究
那 威, 宋 艳, 邱军付, 罗淑湘, 路作龙
污水源热泵将淋激式换热器作为热泵蒸发器是实现换热面物理抑垢、污水换热温差较小条件下仍保持较高的换热性能的新方法,理论上在污水处理厂应用提取处理后污水的热能可取得较好效果。国内外对淋激式换热器的换热特性、换热面流动特性、热泵机组性能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上,对于实际机组在不同应用条件下的实际性能的相关研究成果仍有限。以某污水处理厂采用淋激式换热器的污水源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污水处理工艺中不同取热水源温度下(10~30℃),测试并分析了热泵系统的制热量、输入功率、COP、冷凝器侧出口温度(供热水温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并给出试验关联式,为进一步优化采用淋激式换热器的污水源热泵系统设计和性能提供技术参考。
2014 Vol. 45 (11): 984-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988 污水源热泵淋激式蒸发器水平换热管
外降膜流动状态分析
那 威, 宋 艳, 路作龙, 邱军付, 罗淑湘
污水源热泵将淋激式换热器作为热泵蒸发器是实现物理抑垢、污水换热温差较小保持较高的换热性能的新方法。在淋激式换热器中,采用水平的换热管,污水以液膜形态在水平换热管上和管间流动,换热表面上降膜的流动状态是影响其表面换热性能的关键因素。国内外对较长发展段的降膜破裂、降膜流动状态定性参数相关研究成果仍有限。针对污水源热泵取热相关工况条件,对总长度为100 mm的多根水平放置的水平换热管外表面重力降膜的破裂和流动状态、换热管间降膜流动状态进行试验观测,得到有利于污水热泵蒸发器取热的临界雷诺数Re、管间距,给出降膜流动状态的边界Re的试验关联式,试验工质为水,试验雷诺数为100~600。
2014 Vol. 45 (11): 988-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992 隔热涂膜玻璃热应力分析研究
罗淑湘, 王永魁, 李俊领
分析节能玻璃的热应力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通过自制装置测定玻璃表面温度,并运用ANSYS软件进行热应力模拟分析。研究表明:隔热涂膜玻璃的最大应力小于玻璃边部允许应力限值,可安全使用,但特定使用条件下应考虑温度效应的影响。
2014 Vol. 45 (11): 992-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994 硬泡聚氨酯复合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研究
邱军付, 罗淑湘, 孙桂芳, 王永魁
通过试验研究,对聚氨酯复合板芯材的热稳定性、4种不同的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的样板墙特点及保温系统的耐候性进行了分析,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实例表明:(1)聚氨酯复合板芯材的热稳定性相对较差;(2)在聚氨酯复合板系统中增设一层轻质砂浆层,可有效解决聚氨酯复合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质量问题。
2014 Vol. 45 (11): 994-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997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复合板材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
孟庆新, 谢 婧, 李宝成
针对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的特点,施工时增加基层处理、镀锌电焊网抹灰找平层等工序,采用托、粘、锚相结合的保温板安装方式,辅以窗口处理、加强锚栓、空腔节点渗漏等细部做法,解决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施工技术难题。为老旧住宅节能改造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2014 Vol. 45 (11): 997-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1001 聚氨酯复合板外墙外保温施工抗裂技术研究
王建明
分析聚氨酯复合板在北京市外墙外保温施工中存在的翘起、开裂等问题,通过试验及样板工程验证,提出聚氨酯复合板现场复合轻质保温砂浆抗裂施工工艺,并提出聚氨酯复合板在外墙外保温施工中的有关注意事项和建议。
2014 Vol. 45 (11): 1001-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1005 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及构造创新
周法献, 石荣珺
论述我国建筑节能外墙在保温材料和结构构造两方面的技术创新,包括复合酚醛保温板、AB无机复合纤维保温板、发泡水泥保温板、真空绝热保温板、加气混凝土空心砌块和现浇EPS泡沫混凝土复合保温墙体,带空气层构造的复合保温墙体及钢带陶粒板复合保温外墙等。
2014 Vol. 45 (11): 1005-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1010 遮阳位置对双层玻璃幕墙传热的影响
林 涛, 刘 茜
用CFD方法研究遮阳位置对双层幕墙传热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遮阳位置对内层中空玻璃的外表面温度有很大影响,由于遮阳位置不同,可导致内层中空玻璃的外表面温度最大相差2.7~3.5℃。遮阳位置距离外层玻璃内侧50~125 mm时,内层中空玻璃的外表面温度相对较低。另外,遮阳位置对空腔内部的温度分布影响也很大。
2014 Vol. 45 (11): 1010-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1014 建筑西立面外遮阳效果实测与分析
王 娇, 李莉萍, 刘启春
选取昆明为温和地区的代表,结合具体实例实测,通过准确并有效的实验设计和实测,验证外遮阳设施在温和地区的夏季对西向厨房的实际降温效果。经测试,采用外遮阳设施后可有效降低室温,从而节约了能耗。
2014 Vol. 45 (11): 1014-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1015 关中农村现有砌体材料建造技术与
艺术的发展研究
张立敏, 雷振东
关中农村现有砌体材料通过一定的技术与艺术改良,可以满足生活便利、结构稳定、热舒适性良好和在大多数农民经济承受范围内的现实状况,并且设计出能够被村民所认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艺术形态。墙体作为建筑的围护、分隔和承重结构,在农村建筑中不可或缺。外墙的砌筑方式多变,形成了不同的肌理质感,更是农村建筑地域特色表现的重要部位。通过对关中农村外墙设计的探索,展现如何通过砌体材料建造技术与艺术实现关中农村建筑的地域文化特色,提出可行的现代传承途径。
2014 Vol. 45 (11): 1015-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1018 基于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框架结构保温体系的
分户热计量应用研究
杜 薇, 张泽平
应用Dest-h软件建立太原市某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一梯两户3单元6层住宅建筑模型,对该住宅建筑模型的住户进行在邻室采暖和邻室不采暖情况下的能耗分析。研究表明,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框架结构保温体系在分户热计量中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
2014 Vol. 45 (11): 1018-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环境控制系统节能技术·
1022 窗口开启方式对PM2.5室内运动影响的探究
金 汐, 孟 冲
采用FLUENT软件模拟自然通风条件下,不同窗口开启方式下住宅室内PM2.5的运动和分布情况。窗口开启方式选择平开窗、上悬窗及下悬窗3种。连续相模拟采用标准模型,颗粒相模拟采用离散相模型(DPM)。研究结果表明:在室外空气质量优于室内的前提下,平开窗工况下,室内流场均匀平稳,室内颗粒物平均浓度最低;上悬窗工况下,对气流向上的引导作用造成下部人员活动区新风量降低,颗粒物堆积不易排出,室内颗粒物平均浓度最高;下悬窗工况下室内颗粒物平均浓度介于两工况之间。
2014 Vol. 45 (11): 1022-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1026 基于聚类分析的酒店建筑分类与用能评价
顾 文, 庄 智, 谭洪卫
根据建筑能耗影响因素的特性来进行类别划分是客观、科学地评价建筑用能水平的前提。以酒店建筑为例,从多个建筑能耗影响因素中选取23个参数引入评价指标体系中,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处理,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将酒店建筑样本群划分为三类,最后对各类建筑的用能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按照新的分类方法,每一类酒店都代表了各自的特点,与传统按星级分类相比,该方法反映酒店总体特性的参数更趋近一致,按照此分类进行的能耗基准评价将更具代表性,能够更好地引导酒店建筑节能诊断和用能管理,也为其他类型建筑的类型细化和用能评价提供方法指导。
 
2014 Vol. 45 (11): 1026-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1030 西北乡村居民冬季行为轨迹与室内热环境的关系
王世栋, 刘艳峰, 马 超
通过对西北乡村冬季昼间时段居民室内行为轨迹及期望温度进行逐时主观问卷调查,并对各功能房间内温度进行逐时测试结果进行处理分析,发现当地居民冬季在卧室、客厅和厨房的活动比例分别约为55.0%,32.8%和12.2%。统计室内温度调查数据发现:卧室和客厅的室内平均温度分别为12.8℃和10.7℃,说明西北乡村建筑室内热环境较差。统计各时段居民室内期望温度调查数据发现:卧室、客厅和厨房在昼间时段内期望温度范围分别为14.4~16.1℃,11.5~14.1℃和8.8~10.2℃。
 
2014 Vol. 45 (11): 1030-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1033 西递徽州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研究
宋 冰, 杨 柳, 刘大龙, 洪祖根
以西递典型徽州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在冬季对其进行了太阳辐射强度、温湿度、风速及黑球温度等室内热环境参数的测试。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发现传统民居保温防寒效果差,冬季室内阴冷潮湿,依据Fanger建立的热舒适模型进行分析,室内热环境不满意率高达71%以上,热舒适度低。为此,对传统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为传统民居的发展和改善提供了基础数据资料。
2014 Vol. 45 (11): 1033-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节能改造技术试验研究
1037 利用BIM技术进行的高校既有建筑能耗特征
提取与节能改造策略优化
刘文华, 王英姿, 陈跃涛
 以汕头大学一座教学建筑为例,利用BIM技术(Ecotect软件)对建筑的能耗进行模拟和评估,分析建筑围护结构的外墙、屋顶、外窗及遮阳等因素的变化对建筑节能的影响程度,进而优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设计。
2014 Vol. 45 (11): 1037-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1041 江门市既有居住建筑现状调查与
节能改造影响因素研究
唐天芬, 周 宏, 王敏容
通过调研江门市部分既有居住建筑现状,分析江门市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构造及热工性能,从居民对节能改造政策的认知及建筑使用状态两方面研究了影响江门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因素,并提出了江门节能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4 Vol. 45 (11): 1041-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1045 寒冷地区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技术群评析及构建
刘启波, 周若祁
以寒冷地区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作为突破口,从分析寒冷地区气候特点和既有公共建筑特点入手,以技术评析为研究方法,对大量适合于既有建筑的国内外节能技术进行量化评析,从而得出适用于寒冷地区的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群,并从技术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出发,以利于实施节能改造为目标,得出了可行的高、中、低三种节能改造方案,对今后该地区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014 Vol. 45 (11): 1045- [摘要] [HTML 1KB] [PDF 0KB]
建筑技术
● 郑重声明
● 声明
● 重要通知
● 欢迎订阅《宏观经济管理》
● 《建筑技术》荣获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
● 《建筑技术》喜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 《建筑技术》2017年分类总目次
【公告】《建筑技术》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
【公告】《建筑技术》《建筑技术开发》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
● 《建筑技术开发》征稿启示
期刊订阅
● 第七届(2012—2015年)《建筑技术》《建筑技术开发》优秀论文评选揭晓
● 热点文章
● 征订声明
 
 
?
版权所有 © 2011 建筑技术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广莲路1号建工大厦A座9层,邮编100055 电话:(010)68512449 (010)63928687,63928688 e-mail:jzjs@sina.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