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
建筑技术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投稿指南
版权转让协议
期刊订阅单
建筑技术杂志社
扫描二维码,快速进入
《建筑技术》官方主页
2016年 第47卷 第6期 2016-06-15 出版
热点文章(可下载)
热点文章(可下载)
486
第七届( 2012—2015年)《建筑技术》《建筑技术开发》优秀论文评选揭晓
为了不断提高期刊质量,鼓励作者写出更多的精品佳作,本刊举办了第七届(2012—2015年)优秀论文评选活动(通知详见本刊2016年第1期第10页)。本次活动采取读者、作者和专家相结合的评选办法,入选的优秀论文名单将发布在建筑技术杂志社官方网站(
www.jzjs.com
),现将入选名单公布如下。
2016 Vol. 47 (6): 486-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488
复杂地质条件对非对称深基坑相互响应影响分析
雷海涛
以某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MIDAS建立开挖模型,对比现场监测数据可知,利用数值仿真模拟可实现对基坑开挖、支护过程中的各个施工工序及基坑支护过程中重点部位的超前时空预测,超前了解基坑形式及其周围环境与其施工的相互影响,从而可动态指导基坑支护方案的修正,并为非对称基坑与复杂地质环境的相互影响分析提供一种有效研究方法。
2016 Vol. 47 (6): 488-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491
冻融循环作用对混凝土毛细孔结构的劣化机制及改善措施
李钧,王宗林
通过对混凝土冻融后损伤、力学性能、孔隙特征参数、相对动弹性模量、强度等指标的研究分析发现: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和强度逐渐降低,质量逐渐下降,力学性能损伤增大;2倍海水冻融后,混凝土的孔径参数增幅明显大于淡水冻融;随养护时间增加,混凝土的孔径参数不断降低。建议从加入引气剂、关注浆体质量、改善界面过渡区3个方面来降低冻融循环对混凝土的性能损伤。
2016 Vol. 47 (6): 491-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495
滨海氯盐环境下灰土地基的变形和强度研究
张建新,蒋坪临,李岩
滨海地区广泛分布有含盐量较高的盐渍土,地下水位变化时,土中盐、水发生相应耦合变化,使地基产生盐胀、溶陷或对桩身腐蚀等工程问题,浅部盐渍土多采用换填或桩土复合地基等方法进行处理。选取天津滨海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灰土置换法处理地基,基于改装的实验仪器,研究了氯盐环境下不同侵蚀时间、侵蚀液浓度及上部荷载对加固灰土性状的影响,及灰土变形和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进一步加深对滨海盐渍土的工程特性认识。
2016 Vol. 47 (6): 495-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502
基于ANSYS对建筑空心砖结构的对比研究
潘毅,叶贵清,曹静雯
针对两种不同结构下的空心砖,通过ANSYS软件进行承载应力分析,以用来判断哪一种空心砖的结构更为合理,从而为生产工艺优化提供理论数据;最后通过压力试验进一步证实仿真数据的合理性。
2016 Vol. 47 (6): 502-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504
不同支座形式的山地掉层结构易损性分析
吕欢欢,李英民
对掉层框架结构上接地柱采用三种常见的支座约束形式,通过改变掉层框架结构所掉跨数,共设计9个算例对山地掉层框架结构进行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法的易损性分析。结果表明:当掉层结构所掉跨数占结构总跨数比例较大时,三种支座形式超过CP极限状态的概率接近;当掉层结构所掉跨数约占结构总跨数一半时,采用固接支座形式的结构超越CP极限状态的概率最小,抗倒塌性能最好;当使用固接支座形式时,掉层结构超过CP极限状态的概率最小,抗倒塌性能最好。建议当掉层结构所掉跨数较多时使用滑动支座;掉层结构所掉跨数较少时使用固接支座。
2016 Vol. 47 (6): 504-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509
嵌岩桩设计若干问题探讨
赵杰林
嵌岩桩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桩,由于高承载力、小沉降、抗震性好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设计理论、设计细则规定等还不完善。通过对嵌岩桩设计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嵌岩桩承载机理需根据桩周边岩石的不同岩性进一步研究;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取值严重偏离实际情况;嵌岩桩设计宜有长径比要求;小直径桩的构造规定不完全适用于大直径嵌岩桩。
2016 Vol. 47 (6): 509-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514
地震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柱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沈新福
研究与钢筋混凝土承载能力相关的滞回特性、刚度退化特性、强度衰减特性、耗能能力。结果发现剪跨比、轴压比、体积配箍率三个指标对承载力有很大影响;在反复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主要表现为剪切斜压破坏、弯曲破坏这两种破坏形态;轴压比可大大提高钢筋混凝土在地震作用下的耗能要求和延性。
2016 Vol. 47 (6): 514-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518
老龄社会居住区外环境通用设计导则及评价标准
李莉
在无障碍设计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技术规范和通用设计七项原则,按居住区内道路交通、景观元素、游憩场地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四个系统拟定通用设计的参照标准,提出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以指导老龄社会居住区外环境通用设计实践。
2016 Vol. 47 (6): 518-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521
地铁施工临近建(构)筑物安全管理及评价标准
吴贤国,姜洲,张立茂,曾铁梅,刘梦洁
阐述地铁施工临近建(构)筑物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内容、要求和方法,针对临近建(构)筑物影响评价内容,提出临近重要建(构)筑物专项保护方案、现场巡查和监测、突发情况下应急预案、安全管理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建立地铁施工临近建(构)筑物安全管理体系及评价标准。
2016 Vol. 47 (6): 521-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525
某工程钢结构深化设计应用
鲁丽萍,赵娜
钢结构深化设计对于钢结构施工十分重要,从材料代换、组合构件焊缝形式、安装柱脚及拼接点设计进行叙述,并分别计算了焊缝承载力、风荷载等相关数值。经计算,深化设计后各数值均满足要求。
2016 Vol. 47 (6): 525-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528
基于Revit的IMS体系结构计算模块开发
朱红光,谢永兰,王鹊,易成,马宏强,张宇婷,刘强
IMS体系是由双向预应力筋张拉而成的板柱结构,该体系在设计中必须考虑施工引起的预应力荷载,使设计过程和计算方法更加复杂,不利于结构设计和工程应用。通过采用BIM技术,在Revit中二次开发,进行IMS体系三维参数化建模,由Revit API编程获取模型信息并编写结构计算模块。注册模块后可在Revit中加载,实现对当前IMS模型的结构计算与分析。该模块的实例测试结果与提供的手算结果基本一致,将极大程度地便捷IMS体系的结构设计与计算,对推广IMS体系应用、促进住宅产业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16 Vol. 47 (6): 528-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531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720 t·m塔式起重机基础设计分析研究
程强强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城市客厅项目构件重量大、高度高,吊装难度高,现场采用720 t·m大型塔式起重机进行施工。结合该工程720 t·m塔式起重机的受力情况及周边环境条件,介绍了720 t·m塔式起重机基础的设计情况,分析了塔式起重机基础的受力情况,分别从两种不同工况对塔式起重机支座进行计算分析,对塔式起重机支座下的混凝土墙受压承载力和混凝土墙下底板的抗冲切承载力进行验算。从实际效果来看,720 t·m的塔式起重机基础满足了安全施工的要求。
2016 Vol. 47 (6): 531-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533
海域深水区高桩承台钢吊箱围堰施工技术
刘成钢,茹启江,陈琳,王震
唐山纳潮河2号大桥采用有底单壁钢吊箱施工水中高桩承台,对4种工况进行分析,利用软件建模得出各构件的最大应力,在钢吊箱拼装、下沉、封堵、浇筑封底及拆除中采取了针对性措施,保证了施工安全且效率较高。
2016 Vol. 47 (6): 533-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537
超高层建筑低位顶升模架体系应用
王军,钟学宏,赵军,黄亚均,顾乃荣,徐建彬
某工程总建筑面积39.5万m2,由地下室、商业裙房、东塔楼和西塔楼组成。塔楼核心筒竖向剪力墙结构施工中采用低位顶升模架体系,为保证该模架体系安全运行,预防事故发生,采取了建立顶模运行管理体系、完善顶模体系使用维护、加强顶模运行过程控制等施工管理措施,确保了核心筒的施工质量和进度。
2016 Vol. 47 (6): 537-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541
热带地区大面积多样景观种植屋面施工技术
贾磊
三亚美丽之冠大酒店裙房设计为种植屋面,面积约7.3万m2,覆土厚0.5~2 m。由于种植屋面的植物根系对屋面防水系统有破坏影响,且变形缝位置和裙房顶板存在渗水现象等问题,通过对屋面变形缝进行细部处理、采用新型渗透结晶防水涂膜、耐穿刺HDPE板等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
2016 Vol. 47 (6): 541-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544
绿色施工技术在重点工程中的应用
张凤兰,郭朝晖,胡鸿志
通过分析绿色施工的特点及难点,结合我国绿色施工的现状,对比绿色施工和传统施工的区别,提出绿色施工技术的管理及保护措施,分析绿色施工可带来的经济效益,并得出绿色施工的相关结论。首次创新使用钢桁架支撑的混凝土重屋盖整体提升技术和成熟应用BIM技术,在节约绿色施工成本的前提下依靠技术创新满足工程建设进度需求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2016 Vol. 47 (6): 544-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547
机场维修机库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张丽丽,郭朝晖,潘天华
某机场维修机库采用三层斜放四角锥网架结构,施工前对高空散拼、地面拼装、分片吊装等4种方案进行比较,最后选定(1)地面组拼、整体提升;(2)高空散拼;(3)地面分段组拼、高空对接;(4)高空合龙的综合安装方法,介绍网架组拼顺序、拼装方法、整体提升、合龙及卸载等关键施工技术,实践证明,该工艺切实可行。
2016 Vol. 47 (6): 547-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550
岩棉复合防火保温板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
李敏红,张世伦,田喜
岩棉复合防火保温板具有保温隔热性好、操作简单、机械强度高、综合造价相对较低的特点,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耐久性。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施工流程及具体做法,并对保温结果进行计算,满足节能保温要求。
2016 Vol. 47 (6): 550-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553
某商业中心网架滑移法施工技术
安德锋,张树娟
某商业中心采光中庭为钢管桁架结构,安装难度大,经比选采用高空滑移法施工。在制订吊装流程、施工方案和混凝土结构加固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了施工安全,满足了工期及质量要求。
2016 Vol. 47 (6): 553-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556
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实例
董志龙
结合某大厦结构加固工程实例,通过比对规范及说明书,对基础梁、板和楼层的柱、梁加固施工的植筋、灌浆料及型钢的使用进行检测分析,对各部位具体加固做法作详细说明,并在加固施工中提出相关注意事项。
2016 Vol. 47 (6): 556-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558
框架剪力墙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处理实例
李莎,卢亦焱
武汉某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综合楼存在安全隐患,对该建筑进行现场普查、结构检测和抗震鉴定,依据检测鉴定结果确定该建筑框架梁、框架柱、剪力墙、预制板等的加固方案,综合楼经加固后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可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2016 Vol. 47 (6): 558-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562
地下室混凝土墙体裂缝原因与对策
杨志峰,徐伟,刘铮,王杰
近年来多为群体工程项目,涵盖大面积地下车库与高层建筑主楼,多采用顶板、墙体整体浇筑的施工工艺。这类工程因地下室结构的长度、宽度通常均超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地下结构墙体出现了一些斜向、竖向裂缝。针对这样的质量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一些施工经验。
2016 Vol. 47 (6): 562-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565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的设计
李艳荣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的设计关系到了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与有效性,因此,探究建筑工程中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的设计具有的意义。以某大型建筑企业为例,分析建筑工程传统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的基本特点,并按流程导向理论,从工程实例出发,提出有创意性与创新性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
2016 Vol. 47 (6): 565-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567
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管理
赵占军
施工阶段是成本发生和资源消耗的主要阶段,控制该阶段的成本是建筑行业提高效率及增加利润的关键内容。我国施工阶段控制存在问题较多。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分析,与国外工程造价施工阶段管理有较大的差距。通过传统工程造价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方式,可降低建筑能耗、合理利用资源及建设造价发生,BIM技术成为建筑信息化的一个关键环节。
2016 Vol. 47 (6): 567-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建筑技术
● 郑重声明
● 声明
● 重要通知
● 欢迎订阅《宏观经济管理》
● 《建筑技术》荣获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
● 《建筑技术》喜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 《建筑技术》2017年分类总目次
【公告】《建筑技术》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
【公告】《建筑技术》《建筑技术开发》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
● 《建筑技术开发》征稿启示
期刊订阅
● 第七届(2012—2015年)《建筑技术》《建筑技术开发》优秀论文评选揭晓
● 热点文章
● 征订声明
?
版权所有
© 2011
建筑技术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广莲路1号建工大厦A座9层,邮编100055
电话:
(010)68512449 (010)63928687,63928688
e-mail:jzjs@sina.com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