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
建筑技术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投稿指南
版权转让协议
期刊订阅单
建筑技术杂志社
扫描二维码,快速进入
《建筑技术》官方主页
2017年 第48卷 第9期 2017-09-15 出版
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研究与应用
地铁与市政工程施工技术
基坑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试验研究
工程项目管理
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研究与应用
902
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发展现状
油新华
我国的城市综合建设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十三五”期间是管廊建设期,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方面要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预计在2020年后将进入一个平稳的建设期,各规范标准均将在“十三五”期间编制完成;“十四五”时期应是管廊运营管理的关键时期,政策法规将不断完善。
2017 Vol. 48 (9): 902-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06
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可行性分析
杨海燕,孙广东,陈义华,金秋
摘 要: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智慧型城市建设背景下,城市基础设施向现代化、集约化转变,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国内外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情况,详细分析了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的可行性。建设城市综合管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远超出综合管廊自身建设时所增加的一次性投入,我国应抓住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的机遇,投资兴建一定规模的城市综合管廊。
2017 Vol. 48 (9): 906-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11
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的投资分析
田莉梅1,张景华2
以廊坊市为例,从经济、地质条件、城市规模、政府管理等方面对采用单舱断面城市综合管廊方案和采用管线、线缆直埋方案进行经济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确定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方案,对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投资估算具有参考意义。
2017 Vol. 48 (9): 911-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14
液压钢模台车在城市综合管廊施工中的应用
周鹏华,周杰刚,邓运生,蒋少武,吴冰洁
十堰城市综合管廊沧浪大道段总长4 198 m,为两舱型管廊,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工期紧,质量要求高,施工难度大,为满足合同工期和质量要求,综合管廊采用钢模台车施工。台车结构简单,组装、支模、拆模及运行方便,施工效率高;钢板使用大型钢模板,整体刚度大,表面平整,拼缝少,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采用钢模台车进行综合管廊结构施工,既能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又能加快施工进度,为城市综合管廊的结构施工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2017 Vol. 48 (9): 914-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17
BIM技术在贵安新区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王凯,林修翔,吴跃,蔡君
以贵安新区综合管廊建设为例,结合BIM技术应用,通过采用数字信息化技术,掌握基础的城市建设核心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工程建设全过程数字化监管和公共管理,推进和实现城市智慧管网建设,并提出其对城市智慧管网建设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2017 Vol. 48 (9): 917-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22
基于改进AHP-熵值法的城市综合管廊施工进度风险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张爱琳1,张秀英1,许有俊1,陈阳2
在对城市综合管廊项目施工进度风险识别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综合管廊施工进度风险指标体系,划分进度风险等级并构建城市综合管廊的施工进度风险指标体系,对指标量化时,选用改进的AHP-熵值法相修正的方法来确定指标权重,为整个工程进度风险控制提供依据,避免盲目决策,提高工程效率。
2017 Vol. 48 (9): 922-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27
城市综合管廊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识别过滤研究
韦海民,刘武岩
城市综合管廊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其施工过程中的复杂性要求对其施工过程中的风险不能仅从一个视角或方面进行识别。一般的风险识别方法无法全面、系统地识别其风险因素。通过采用等级全息建模(HHM)方法对其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识别,对于识别出的风险因素,结合项目实例进行过滤分析,寻找出主要风险因素。可使决策者能够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高风险的防范中,也可为下一步开展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奠定基础。
2017 Vol. 48 (9): 927-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地铁与市政工程施工技术
931
大直径泥水盾构典型施工故障处治关键技术研究
赵陆岳
基于国内某大直径水下隧道工程特点,针对大直径泥水盾构在穿越含水砂砾和强风化砾岩等地层过程中出现的地表坍塌、盾构结泥饼、盾构刀盘被困等故障,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处治技术和施工建议。
2017 Vol. 48 (9): 931-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34
公路隧道下穿既有道路施工工法分析
张沙峤1,张永杰2,袁岽洋2,高启战1
宝汉高速公路某隧道出口下穿316国道,保证新建隧道和既有道路的安全非常重要。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对CR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进行下穿段施工模拟,结果表明采用CRD工法路面沉降最大值为4.40 mm,能有效控制路面的沉降和变形,具有施工工序少,工期短等优点。
2017 Vol. 48 (9): 934-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37
城市隧道开挖对周边复杂管线的影响分析
杨秋鸣
以黄土地区地下隧道施工为研究背景,通过对城市地下隧道施工过程的ADINA有限元模拟、分析给水管和煤气管沉降位移的监测数据,计算柔性管线安全性,表明隧道施工过程中管线变形量与距隧道的距离成正比且管线变形呈凹形;在相同施工条件下,管线材料比管线位置更易引起管线的沉降。
2017 Vol. 48 (9): 937-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40
碎裂岩体浅埋隧道相向施工稳定性优化控制研究
李荣健
龙烟铁路凤凰山隧道施工中,采用数值模拟结合现场监测的方法,分析相向施工不同掌子面间距下的隧道围岩变形分布、关键部位主应力特征及围岩塑性区扩展情况,提出临近贯通段的支护方案,结果表明随两侧掌子面间距的减小,围岩稳定性显著降低,岩体变形及劣化程度加剧;掌子面距离大于20 m时采用常规支护方案,到达20 m时停止一侧掌子面施工,采用小导管超前支护+全断面超前帷幕注浆的支护方案进行另一侧掌子面施工,确保了隧道成功贯通。
2017 Vol. 48 (9): 940-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44
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施工技术
张臻1,廖志鹏2,房海勃3
结合某公路隧道浅埋暗挖施工方案,对软土地区浅埋大断面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计算,通过分析围岩变形和受力状态评价施工方案的安全可靠性。计算结果证明双侧壁导坑法对控制围岩变形有较好效果,但临时支护拆除时轴力及弯矩较大,特别是拱脚和墙角位置应加强监控量测并采取必要的补强措施。
2017 Vol. 48 (9): 944-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基坑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947
既有下卧地铁条件下平行基坑结构优化研究
王洋,李晖
以成都红牌楼既有下卧地铁条件下平行明挖基坑结构工程为依托,建立FLAC3D三维数值力学模型,研究不同控制措施条件下围岩与结构稳定性。研究表明:注浆加固能有效地改善了坑底及既有地铁周围土体的整体刚度,减弱上部基坑开挖对既有地铁结构的影响。抗浮桩及抗浮压梁配合分段预留部分土体施工有利于槽底彻底清渣,且在已建地铁上方与抗浮桩形成了一个类似于保护伞的门式框架结构,从而减弱了对已建地铁结构的不利影响。
2017 Vol. 48 (9): 947-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50
土岩二元地层深基坑支护监测实例分析
刘振平1,2,赵显波3,周宪伟 1
某土石二元地层深基坑设计了放坡、肋柱式锚杆挡墙、预应力抗滑锚索桩等支护方案,施工中监测坡顶水平和竖向位移、土体深部位移、锚杆(索)内力和桩(柱)钢筋内力,分析监测数据表明施工期间基坑状态稳定,支护效果良好。
2017 Vol. 48 (9): 950-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54
基于BIM的大面积深基坑顺逆结合施工土方开挖研究
吴迈1,于丽娜1,邓彦聪2
天津市东丽区詹庄村民还迁安置住宅基坑工程中,结合环境特点采取顺逆结合方式,以局部逆作方式加强支撑作用缓解用地紧张问题。利用BIM技术可视化、可模拟的特点及自动算量优势,进行场地布置、土方算量、施工模拟、开挖方案优化等工作,实现了进度、质量和安全控制。
2017 Vol. 48 (9): 954-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57
软土地区公路施工期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詹祥元1,孟祥伟2,刘杰1
基于沿海某高速公路工程,对沿线各标段施工期路堤沉降进行系统性观测,分析硬壳层厚度、软土厚度、路堤填筑高度、地基处理方式等因素对路堤沉降的影响,根据观测结果提出相应施工期路堤沉降的经验公式。拟合分析结果表明该法能较好地反映施工期路堤沉降特性,并能考虑不同场地和施工因素对沉降变形特性的影响。
2017 Vol. 48 (9): 957-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60
软土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变形性状分析
李佳1,2
因具有独特的优势,双排桩支护结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计算理论尚有待完善。结合软土地区的双排桩工程实例,对规范推荐模型与数值计算模型结果进行探讨并对比分析实测结果,表明由于土压力分配假设与实际不符,采用规范推荐的平面刚架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有一定差异。
2017 Vol. 48 (9): 960-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64
高层建筑深基坑开挖阶段围护桩变形特性分析
光辉1,孙建超1,唐超2
以某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为研究背景,根据基坑围护方案、监测方案等资料,结合监测数据,分析基坑开挖阶段围护桩的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基坑施工期围护桩的累计深层水平位移主要发生在土方开挖阶段;随基坑开挖深度增加及混凝土支撑的浇筑,围护桩的变形曲线由前倾型逐渐向弓形变化,累计深层水平位移量随之增大,最大累计位移发生位置也下移;随着测次增加,桩身第1道支撑位置的累计深层水平位移值较小,而第2,3道支撑及坑底位置的变形值呈现波动性增长趋势,围护桩变形最大的关键部位出现在桩身第3道支撑位置。
2017 Vol. 48 (9): 964-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68
软土地区基坑开挖降水对运营高铁路基的影响分析
方浩1,2,方磊1,2,童立元1,2
针对软土地区某邻近运营高铁路基的基坑工程,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包含基坑及高铁路基在内的三维分析模型,研究基坑开挖降水对高铁路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坑底存在较厚且土质较差的淤泥质粉质粘土层时,围护墙最大侧移发生在1.5倍开挖深度处;基坑开挖降水引起的地表沉降影响范围达到了6.5倍开挖深度;路基纵向沉降和水平位移的影响范围明显超过了基坑边界范围。
2017 Vol. 48 (9): 968-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72
地铁基坑地下连续墙渗漏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侯新宇,刘娟,薛必芳,火映霞
通过统计研究苏州地铁11座车站372幅地下连续墙的渗漏情况,分析导致地下连续墙渗漏的影响因素包括:场地工程地质、支护结构施工质量、施工现场复杂环境等,处理渗漏事故须遵循“疏导为主,疏导、封堵、加固相结合”的原则,针对不同情况,可采用坑后注浆封堵、降压井降低承压水水压、减少周围环境荷载对基坑的影响、改进工艺等措施。
2017 Vol. 48 (9): 972-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试验研究
976
基于BIM的首都机场急救中心专项管理平台研发与应用
余军1,刘占省2,孙佳佳2
以首都机场急救中心项目级专项管理平台的功能需求为目标,根据具体运用情况对BIM模型进行分类概括和轻量化处理,依托数据库开发技术进行数据与模型的连接与访问;将图纸信息、技术规程、BIM模型信息等导入工程信息数据库,结合VRP技术实现对BIM的二次开发,构建项目级专项管理平台;通过界面设立、机位设立、脚本编写将项目级专项管理平台成功应用在首都机场急救中心项目中。
2017 Vol. 48 (9): 976-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80
基于ESMD与ELM组合模型的地基沉降预测
戴永祥
为提高地基沉降预测精度,结合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法(ESMD)与极限学习机(ELM)优势提出组合预测模型——MESMD-ELM模型。选取某高速公路地基沉降过程进行实例研究,与ESMD-ELM模型、ELM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表明MESMD-ELM模型预测精度较高。
2017 Vol. 48 (9): 980-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83
卷边槽形截面受弯构件畸变屈曲计算方法研究
姚行友1,2,郭彦利2
采用能量法分析冷弯薄壁型钢卷边槽形开口截面受弯构件弹性畸变屈曲应力及其畸变屈曲稳定系数。通过与有限条法分析的畸变屈曲应力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建议的畸变屈曲应力计算公式具有较高的精度,通过简化计算得到畸变屈曲稳定系数计算公式及部分加劲板件的局部畸变屈曲统一计算公式;给出了卷边槽形截面受弯构件考虑畸变屈曲的稳定承载力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分析计算受弯构件试验的构件承载力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表明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是合理的,相对于现行GB 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能更准确地计算受弯构件部分加劲板件屈曲稳定系数及卷边槽形截面构件的稳定承载力。
2017 Vol. 48 (9): 983-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87
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承载力和应用研究
刘翔,伍文
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具有承载能力高,耗能能力强的特点,可充分发挥钢板和混凝土之间的联合作用。从受力机理出发,介绍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承载力计算方法,使用有限元法分析混凝土板厚、钢板的高厚比和跨高比对组合剪力墙承载力的影响。
2017 Vol. 48 (9): 987-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90
GM(1, 1)模型在凤山隧道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王露
针对GM(1,1)模型在隧道围岩变形预测中的缺点,提出采用模型维数控制的方法进行预测。研究GM(1, 1)模型的数学原理,针对隧道围岩的变形特点利用数学方法改进模型背景值的计算公式,并利用等维替代法不断更新预测模型。通过对比传统GM(1, 1)模型可知,改进后的模型预测精度有较大提高,能较好预测围岩实际变形情况和趋势。
2017 Vol. 48 (9): 990-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93
大型地下车库底板结构优化设计实例
吴丹
以广西南宁市某大型地下双层车库为例,利用PKPM有限元软件对地下室车库底板进行数值分析,并通过对地下车库底板结构形式的比选,优化原设计方案,最终确定采用独立基础加止水板的结构形式,该结构形式施工方便且可显著降低地下室车库造价。
2017 Vol. 48 (9): 993-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96
铁路边坡生态防护应用研究
邓友生,梅靖宇,王欢,刘娟
在铁路工程边坡防护中,采用植被生态护坡可提高浅层土体的抗剪强度并降低雨水对边坡的侵蚀作用,防止坡体表面滑移。简述影响生态护坡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雨水作用下植被对浅层边坡土体稳定性的影响,总结了不同生态护坡的方式及优缺点,介绍工程应用实例并提出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017 Vol. 48 (9): 996-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999
基于正交试验的建筑采光影响因素研究
丁晓红1,胡海洪2
建筑采光的影响因素众多,在进行建筑采光设计时应分别加以考虑。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建筑采光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根据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权重分别采取相应的设计优化措施,有利于提高建筑采光系统的性能、发挥投入成本的效益。
2017 Vol. 48 (9): 999-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002
基于MIDAS/GTS对悬臂式支护基坑空间效应的研究
蒋希雁,张雷刚,任晓亮
利用MIDAS / GTS有限元软件对不同长宽比和不同开挖工况下悬臂式支护基坑的变形情况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当基坑长宽比L / B<2时,基坑长边全长都存在空间效应;当L / B>2时,距基坑角部大于1倍宽度区域内水平位移趋于稳定,其值和二维平面应变结果相近;距基坑坑壁小于1 / 2倍基坑宽度范围内坑底隆起量随距离增大而增大,大于1 / 2倍基坑宽度范围内坑底隆起量趋于稳定;基坑开挖深度对基坑空间效应的影响较显著,随开挖深度增加空间效应逐渐增强。
2017 Vol. 48 (9): 1002-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工程项目管理
1005
大型项目群建设进度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刘如兵1,徐华2,唐忠涛2
大型群体项目投资主体多,功能复杂,子项众多且关联性强,建设周期长,建设不确定因素多,进度管理难度大。泰州金融中心建设中应用BIM技术,构建了项目群进度管理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7 Vol. 48 (9): 1005-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建筑技术
● 郑重声明
● 声明
● 重要通知
● 欢迎订阅《宏观经济管理》
● 《建筑技术》荣获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
● 《建筑技术》喜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 《建筑技术》2017年分类总目次
【公告】《建筑技术》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
【公告】《建筑技术》《建筑技术开发》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
● 《建筑技术开发》征稿启示
期刊订阅
● 第七届(2012—2015年)《建筑技术》《建筑技术开发》优秀论文评选揭晓
● 热点文章
● 征订声明
?
版权所有
© 2011
建筑技术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广莲路1号建工大厦A座9层,邮编100055
电话:
(010)68512449 (010)63928687,63928688
e-mail:jzjs@sina.com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