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
建筑技术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投稿指南
版权转让协议
期刊订阅单
建筑技术杂志社
扫描二维码,快速进入
《建筑技术》官方主页
2018年 第49卷 第2期 2018-02-15 出版
健康建筑研究及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与设计
节能技术研究
建筑结构设计与探索
抗震研究及加固
热点文章(可下载)
建筑材料及性能研究
建筑施工与研究
新农村建设
工程管理及风险控制
健康建筑研究及案例分析
116
住宅新风系统PM2.5控制效果分析
裴智超,袁舒,曾宇,曾剑龙
针对影响住宅室内PM2.5的室外源,分析住宅机械通风系统影响室内PM2.5浓度的风量、过滤效率和室内气流组织等主要因素,针对主要影响因素,提出适用于住宅的室内PM2.5控制技术,有PM2.5过滤功能的户式新风系统,进而提出其主要指标要求(换气次数、过滤效率、室内PM2.5控制指标等)、系统形式、送/回风口设置原则等技术要求。针对住宅PM2.5控制系统,建立数学模型,确定计算输入条件,进行理论计算,分析室内PM2.5控制效果。根据理论计算结果可知,当围护结构气密性较好时,采用有PM2.5过滤功能的户式新风系统可有效控制室内PM2.5浓度。
2018 Vol. 49 (2): 116-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19
住宅小区健康建筑设计方法
寇宏侨,李帆,赵军凯
以杭州某小区为例,通过详细阐述建筑室内及室外空间布局设计,暖通空调、水及智能化设备的选用,室内装修、装饰设计及材料选用,对室内光、声、热、湿环境的数据指标的分析,为其他建设项目的健康设计提供可靠借鉴。
2018 Vol. 49 (2): 119-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城市规划与设计
12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策略分析
张春嘉,胡情,章莹,魏霞,武艳丽,罗淑湘
结合海绵城市内涵和老旧小区改造的现状及问题,提出老旧小区海绵改造应在分析现存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以消除易滞水点、控制点源和面源污染、改善小区环境品质为目标,通过设置源头低影响开发措施促进雨水的自然渗蓄和净化。应注重因地制宜,避免大拆大建。以北京市通州区某老旧小区为例,探讨老旧小区有机更新中海绵化改造的思路和实施途径。
2018 Vol. 49 (2): 123-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27
区域文化与旧城改造的扬弃与应用
左云,陈菲,孔敬,马明
分析当前城市改造与区域文化所面临的问题,从空间分布、功能划分、建筑风格、历史传统及文脉的传承等4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天津的历史文化进行简要的介绍,论述了天津五大道历史风景区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及人文特点,重点对改造区域的绿地进行了分析、设计,从而完成历史到现代的过度,由私密到开放的过度,并由此得出结论和设计理念,将其运用在改造设计中,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
2018 Vol. 49 (2): 127-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31
真空高速排水系统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戴荣里
分析传统排水系统的不足及内涝成因,介绍真空高速排水系统的原理及优势,从流速、流量、密闭、堵塞和工程等方面进行对比,结合应用实例,说明真空排水对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2018 Vol. 49 (2): 131-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3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历史街区交通方式选择研究
王秋平,惠秀娟
为改进传统交通方式划分模型,体现历史街区的特点以及提高预测精度,综合考虑历史街区的交通特性、出行特性及出行者特性3方面因素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以西安、洛阳、开封及郑州4个历史街区的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交通方式选择模型。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际调查值基本吻合,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作为交通需求预测及交通规划的一种有效模型工具。
2018 Vol. 49 (2): 134-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37
现代城市商业空间景观设计方法探讨
汤佳,钟乐
归纳总结现代城市商业空间的基本特性、发展趋势;从物质空间、历史文化、心理意识形态3个层面,系统研究现代城市商业空间景观设计的方法、原则和目标,提出从地域环境、城市文脉、地形地貌、植物配置4方面营建现代城市商业空间景观特色设计的策略。
2018 Vol. 49 (2): 137-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节能技术研究
141
非均衡采暖下低能耗住宅外墙保温系统传热数值分析
金国辉,赵茜健
针对内蒙古寒冷地区非均衡用能特点,运用ANSYS软件对比不同采暖特点下各类保温类型墙体的传热性能。通过删除和添加对流温度荷载模拟内蒙古寒冷地区冬季采暖运行状态,分析4种保温形式的墙体内表面瞬态温度场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相同时间温度加载时,内保温墙体内表面温度变化迅速,热量集中在保温层不易散失;外保温墙体内表面变化相对缓慢,热量在墙体内分布均匀;夹芯保温和自保温墙体内表面温度变化介于内外保温墙体之间。同样温度控制下,内保温墙体所需施加荷载时间 最少。
2018 Vol. 49 (2): 141-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45
基于遗传算法的围护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山如黛,刘冠男,夏晓东,石铁矛
针对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参数复杂多样,设计方案模拟运算工作量大,择优过程耗时长,最优解难以快速准确得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建筑围护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结果显示,在百万余种设计组合中,当建筑围护结构影响因子设计参数取值为模拟最优组解时,建筑年使用能耗量最低可达15.193 kW·h/m2(南向)。经认证,此解为设计目标函数最小值。从而证明,基于遗传算法的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优化方法在设计方案复杂多样的情况下,可准确高效地进行优化运算并辅助筛选,得出既定目标最佳设计方案。
2018 Vol. 49 (2): 145-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建筑结构设计与探索
149
铸钢分叉节点基于分管破坏模式的承载性能研究
孙云,杜文风,刘春雨
为理解树状柱结构中的铸钢分叉节点单支分管受压时的受力性能,对1个典型的铸钢三分叉节点进行了单支分管受压的数值模拟分析,分析了节点的最大应力及其分布位置,总结了节点单支分管破坏的典型模式,进而提出了基于分管破坏的节点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单支分管受压时节点的破坏是在受压分管一侧沿主分管交汇处发生局部屈曲破坏,基于分管破坏模式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为单支分管受荷载较大的铸钢分叉节点的设计提供参考。
2018 Vol. 49 (2): 149-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52
某公共艺术馆建筑结构设计分析
陈俊如
某公共艺术馆建筑总面积约13 542.01 m2,建筑基底面积2 541.32 m2。在建筑结构设计时对桩基础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及网架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计算,设计分别对混凝土和钢结构部分进行分析和计算,确定桩为端承摩擦桩,桩端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层;梁柱等节点钢筋过密的部分,须采用同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振捣密实;网架形式为焊接球节点平板网架。在满足结构受力要求的前提下,结构设计和建筑设计达到了统一,取得了良好的建筑效果。
2018 Vol. 49 (2): 152-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55
Loft公寓夹层的创意设计和施工
陈玉振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日趋紧张和房屋租售市场价格的居高不下,Loft公寓成为一种更受欢迎的商业建房模式,让有限的面积呈现多功能综合利用的魔幻空间成为开发企业的焦点所在。根据一线城市大型Loft项目的设计施工经验,提出用钢结构加ALC板的组合工艺实现夹层体系的创意设计,经济适用、绿色环保,实现构件装配率100%。
2018 Vol. 49 (2): 155-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抗震研究及加固
159
成层地基地震响应的时频计算方法
徐新星,张季超
地震波是一种包含了时间、频率、幅值三维特性的复杂信号,在进行场地地震响应计算时,忽略地震波的某一个特性会降低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假设建立数学分析模型,并借助振型正交理论和希尔伯特黄变换,推导得到充分考虑地震波时间、频率和幅值特性的成层场地地震响应时频计算方法。为评估成层场地的地震响应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2018 Vol. 49 (2): 159-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62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减振理论与试验分析
喻梦利,段绍伟,丁沛
采用双质点模型,建立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非线性运动方程,并通过设置橡胶隔震支座及阻尼器和支座的不同组合方式,对结构进行振动台试验。试验表明,橡胶隔震支座对隔震层和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及位移均能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在上部结构加设粘滞阻尼器后,隔震层的加速度和位移均有所减小,但减小幅度不大,而顶层的加速度和位移均出现大幅度减小,说明在设置隔震支座的基础上,通过粘滞阻尼器的布置能达到较好的减震效果。
2018 Vol. 49 (2): 162-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66
NPC体系改进型浆锚连接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袁秦标,袁美翠
为研究NPC体系中扣接封闭箍筋约束金属波纹管浆锚钢筋间接搭接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制作了3个剪力墙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加载试验研究,分析该剪力墙结构的破坏形式、强度、刚度、延性,分析其在破坏机理、承载能力、变形、滞回特性、耗能能力等结构性能,验证了NPC体系扣接封闭箍筋约束浆锚连接节点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值得在中、高烈度区进一步研究、推广、应用。
2018 Vol. 49 (2): 166-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70
功能改变对框剪结构安全性影响分析及加固措施
郑敬杰,李翀,凡俊,王有宗,赵蕾
建筑物使用功能改变后,能否继续安全使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结合某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改造项目,在建筑物现状质量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就功能改变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安全性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并针对结构整体和各构件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18 Vol. 49 (2): 170-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热点文章(可下载)
174
奥氏体不锈钢强度设计性能点研究
张方翔,彭洋,钱峰,刘旋,董军
通过对不锈钢材料本构特性分析,提出了不锈钢材料的稳定临界点概念,并以此点为强度设计的新基准,同时结合传统结构钢设计,根据变形需求提出3个设计性能点以供设计选用。研究表明,与原设计规范相比,各性能点设计强度均得到提高,同时具有充足的安全储备,设计者可根据不同变形需求选择不同性能点作为强度设计标准,更好地兼顾经济和安全要求。
2018 Vol. 49 (2): 174-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建筑材料及性能研究
178
非金属声屏障单元板的轻质优化及力学研究
秦亦偲,朱万旭,周红梅,彭翰泽,栾皓翔,酆磊
非金属声屏障因其良好的吸隔声性能、力学性能、耐候性能以及耐久性能迅速成为高速铁路降噪工程中的首选产品。针对非金属声屏障的制作工艺及力学性能,通过总结对比提出优化方案,使用轻质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将非金属声屏障单位面积内的重量极大降低,并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14.5进行改良后产品的力学性能模拟分析,对其在极端情况下的可行性进行验证。
2018 Vol. 49 (2): 178-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建筑施工与研究
181
城市道路与地下工程一体化施工关键技术
陈建兰,熊晨超
某市主干道地下人防工程按合同要求工期仅4个月,针对顶板覆土厚,道路荷载大等难点,采用提前封闭后浇带,将砌体墙作为支撑体系等措施,满足了工期及质量要求,社会经济效益良好。
2018 Vol. 49 (2): 181-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84
多尺度分析方法在土木领域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朱南海,蒋伟,彭颖,黄栋
2018 Vol. 49 (2): 184-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88
供热输配系统配管阻力分析与系统优化研究
任静,檀妹静,秦波,韩战,李华涛,赵志强
针对供暖输配管系统优化问题,应用湍流k-ε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直管、渐扩管及5种不同夹角三通管道的内部流动特性,分析了不同类型管路各位置壁面剪切应力与壁面剪切应力降低率。结果表明,通过在水泵和锅炉的进出口处安装渐扩管及在水泵进出口管道与供热系统总管连接处设置斜三通配管等方式优化输配系统阻力,可进一步降低系统电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2018 Vol. 49 (2): 188-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新农村建设
191
基于定量分析的吉林省乡村聚落空间聚集度与地理要素响应研究
吕静,刘冬洋,徐凯恒
根据吉林省各市县地形、地貌以及地图文献等特征对9 640个乡村聚落进行空间落位,经过数据修正、识别,对具备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价值的8 134个基础乡村样本,采用GIS、RS分析,经过整理、筛选和梳理,建立吉林省乡村聚落数据库,进一步对不同类型的聚落发展过程和规律,村落选址和格局,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进行精准的系统性研究。
2018 Vol. 49 (2): 191-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195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庄色彩规划编制
钟继敏
我国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对新农村的色彩规划研究却少之又少。以广西三江侗族村落色彩规划为例,总结出我国村庄色彩规划编制的4个步骤,并提出村庄色彩规划管理的执行程序。可为我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庄色彩规划编制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2018 Vol. 49 (2): 195-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200
宁夏地区传统生土建筑建造技术研究
郭鑫,刘生雨,燕宁娜
通过对宁夏吴忠市同心县王团镇典型生土建筑——独立式窑洞和土坯房的实地调查测绘、访谈,对生土建筑的选址、材料、施工方式、构造做法、费用及工期等建造技术方面进行研究,为宁夏生土建筑技术的传承与优化发展提供相关基础资料。
2018 Vol. 49 (2): 200-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204
贵州西江苗寨传统山地民居接地形态特征研究
高培
接地形态是山地建筑特有的构成因素,它反映了建筑的应地策略模式。通过实地调研与归纳分析,研究具有相当区域类型代表性的贵州西江苗寨传统山地民居接地形态类型及其特征,分析总结当地传统山地民居地域性应地智慧。
2018 Vol. 49 (2): 204-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207
乡村公路浆砌片石错车道承载力试验研究
徐东强,李宁
结合天津蓟县乡村公路浆砌片石错车道工程实例进行竖向承载力试验研究,推导出浆砌片石错车道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容许承载力标准值以及容许弹性模量的设计参考值,可为合理确定乡村公路浆砌片石错车道这一公路工程路面设计规范外的结构形式限载标准提供技术基础。
2018 Vol. 49 (2): 207-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工程管理及风险控制
209
基于LS-SVM的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造价预测研究
申建红,王硕,孙小宁
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概预算对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有必要对其进行单独的研究分析。针对传统方法预测精度低和样本需求量大等缺陷,根据工程项目造价构成的特点,提取出13个典型特征指标作为输入集建造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进行验证,采用Matlab工具箱对工程造价进行仿真实验,并将结果与其他造价预测方法相对比,证实了其有效性。
2018 Vol. 49 (2): 209-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213
基于熵法与灰色理论的大型工程项目组织界面管理评价
王友国,王秀代
分析组织界面管理的基本内涵,根据项目组织界面管理过程中影响组织界面管理的多种因素和大型工程项目的特点,构建针对大型工程项目组织界面管理的评估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与灰色系统理论,在界定组织界面管理测度的基础上构建熵法与灰色评价相结合的大型工程项目组织界面管理评价模型。结合某大型工程项目组织界面管理实践情况,利用所构建的体系和模型进行综合评价,依托评价结果给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2018 Vol. 49 (2): 213-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217
物有所值定量评价法在公立学校PPP项目中的应用
荀志远,高新育,孙悦
以公立学校项目为例,提出PSC/PPP/VFM的计算方法,细化了PPP项目风险成本分担的内容,对物有所值评价各指标进行量化,确定了公立学校PPP项目VFM值,研究结果可为相关PPP项目物有所值定量评价提供参考。
2018 Vol. 49 (2): 217-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220
高校基建工程造价控制分析与探讨
何素丽,王苏颖
我国高校基建管理部门中存在的内控制度不完善,管理基础薄弱,专业人员缺乏等问题。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高校建设项目从立项到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结算审核的全过程中,造价控制可能出现的问题逐一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在增强高校基建部门自身管理和内部控制能力的同时,合理利用第三方专业咨询单位及BIM技术信息化方面的优势,确保建设资金的高效利用,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
2018 Vol. 49 (2): 220- [
摘要
] [
HTML
1KB] [
PDF
0KB]
建筑技术
● 郑重声明
● 声明
● 重要通知
● 欢迎订阅《宏观经济管理》
● 《建筑技术》荣获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
● 《建筑技术》喜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 《建筑技术》2017年分类总目次
【公告】《建筑技术》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
【公告】《建筑技术》《建筑技术开发》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
● 《建筑技术开发》征稿启示
期刊订阅
● 第七届(2012—2015年)《建筑技术》《建筑技术开发》优秀论文评选揭晓
● 热点文章
● 征订声明
?
版权所有
© 2011
建筑技术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广莲路1号建工大厦A座9层,邮编100055
电话:
(010)68512449 (010)63928687,63928688
e-mail:jzjs@sina.com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